近日,韩国首尔汉江水域的消防员水域救援实训现场传来佳讯—— 志蓝技术自主研发的“水下通信导航系统”圆满完成进阶培训,系统强大的水下通信定位功能,在复杂水域中保障水上指挥与水下作业的实时联动,高效提升水域救援协同能力,赢得当地专业消防员的高度认可。这场海外实训不仅验证系统可靠性,更彰显我国水下应急救援技术已具备国际一线应用水准。
韩国首尔消防救援支队训练基地
汉江“魔鬼水域”
水下救援技术的终极考验场
为何首尔消防员将汉江视为水下救援训练的核心场地?这条曾见证“汉江奇迹”的标志性河流,实则也是全球少有的天然“水下试炼场”,为各类水域应急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环境极端复杂:汉江河道宽度超1 公里,水下能见度趋近于零,平均10 米左右的水深下暗藏多股暗流,水流速度随地形变化剧烈波动。
通信挑战突出:传统水下通信受声波衰减、多路径传播干扰严重,在如此水文情况下,指挥端与潜水员常陷入“失联困境”,这也是全球水域救援的共性难题。
消防潜水员佩戴”潜水导航电脑Pro"
任务需求迫切:作为贯穿首尔的生命线水道,汉江每年需应对大量溺水事故、沉船打捞与特殊应急任务。其中,“麻浦大桥”更因跳江事件频发而成为重点防控区域,对高效、安全的协同救援技术提出了刚性需求。
两大组网模式
破解水下集群协同作业难题
面对汉江复杂的水文环境,韩国消防员在实训中重点结合系统的两种核心组网模式,充分发挥其在多样化场景下的实战价值。
水上水下联合组网:实现 “透明化” 指挥
通过该组网模式,水上指挥人员可实时获取水下潜水员的位置动态、任务进展、状态信息等数据,这种 “状态全掌握、指令即时达” 的能力,让复杂救援任务的决策效率提升数倍,并为全队提供更强的安全保障。
水上指挥人员实时掌握水下潜水员状态
水下潜水员独立组网:构建 “安全共同体”
在水底结构复杂水域,指定潜水员队长牵头组建独立的水下无线网络,在不借助水面信号支持,不部署任何水面装备的情况下,潜水员通过潜水导航电脑实现实时互联,完成实时通信与位置共享。
技术硬实力
不止于救援的多场景赋能
此次水域救援实训中大放异彩的水下通信导航系统,实则是集成多项核心技术的“水下一体化解决方案”,其核心功能全面覆盖应急需求。
水下定位导航
精准追踪人员位置,支持目标区域快速标记;
水下无线通信
“全水域” 网络覆盖,实现语音与文本互联;
潜水员生理监测
“跨介质” 感知数据,实时掌握生理核心指标;
水下集群组网
灵活搭建作业网络,保障多任务高效协同;
异常状态报警
全程监测运动状态,异常情形即时预警响应。
技术出海启示
水下安全的“中国方案”
“水下通信导航系统”在汉江的救援应用,不仅是单一产品的应用拓展,更彰显了我国水下通信定位技术的 “断代式”突破:
突破垄断,实现自主可控
成功打破国外在高端水下装备领域的技术壁垒,掌握水下通信定位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。
装备革新,推动单兵进化
超小型化、高度集成化的单兵水下通信定位装备,大幅提升水下人员机动性与作业效率。
功能首创,定义技术标杆
自主研发的“潜水员生理监测”、“水下独立组网”等核心技术,属全球”跨越式“首创。
广泛适用,彰显系统优势
系统能从容应对多种复杂水域环境,以卓越的场景适应性与实战稳定性保障任务成功。
从汉江实训场到全球应用场,水下通信导航系统正在重塑水下作业的安全边界。当科技在水下架起无形的“生命之桥”,每一次精准救援便多了一份底气,每一位潜水员身后便多了一重守护。
志蓝技术将不忘初心,始终践行“为生命和探索而生”的使命,助力全球水域救援能力迈向新高度。